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扩容提质强服务实现重点突破

更新时间:2019-11-06 21:01点击: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围绕学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人民群众的诉求为风向标,把抓落实解难题作为衡量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抓住师生关注的热点,破解发展难题,以更务实的作风提升主题教育成效。

守初心:紧贴师生需求 新校建成广受赞誉

学院党委围绕师生“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时刻把师生的诉求扛在肩上,主动担当作为,拿出破解难题的硬招。办学空间小、办学规模小一直是师生反映的最急最忧最盼解决的紧迫问题。主题教育全面启动时,正值学院新校区进驻的关键时刻。叶飞松等学院领导班子每周内两到三次赴新校区密集调研,现场检查新校区建设收官及迎新准备工作,以确保新校区首批新生顺利入驻。

学院党委紧紧团结和依靠全院师生员工,积极实施“建新校、上规模、强内涵、促和谐”的强校行动计划,始终把新校区建设作为全院头号工程和“扩容、提质、强服务”的重要抓手,加强领导、精心谋划、认真把关、大力推进,始终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从顶层规划初始直至设计施工,按照“文化校园、绿色校园、智慧校园”的设计理念,以“打造建筑教科书”的目标推进新校区各项建设工作。通过推动落实人员、场地、经费、交通“四到位”,加强新校区组织领导和人员配备,确保全程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及时研究解决困难问题,新校区首期工程始终在五所进驻院校当中始终保持率先立项、率先动工、率先交付的进度。10月9日,新校区建成启用。10月12日,5400多名学新生报到,学院正式跨入万人大学行列。

10月份以来,省委书记李希同志、省长马兴瑞分别到学院新校区考察指导,充分肯定了学院的建设发展。新校区首期工程建成后,特色、文化、生态、智慧的美丽校园,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和业界一致好评,从根本改变学院办学条件严重落后的面貌,实现广东建院人新校梦想。

新校区刚刚入驻,又是新生入学期,学院领导、各部门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等,对新校区进行多次走访调研。深入新校区服务第一线、走访食堂、宿舍,对排查到的问题和听取到的意见,统统记录在案,边查边改。如新校区校园环境、食品安全卫生、物价、校内外安全管理、教风校风学风、网络通信通畅、交通安排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担使命:服务国家战略 扩容提质强服务成效明显

学院党委贯彻落实省委“1+1+9”重点任务,将服务国家战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主题教育的着力点。

多措并举,扩容成效明显。高职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职教20条”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高职扩招100万、以及《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文件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着重抓好新校区首期工程建成进驻,为学院扩容提质提供硬件保障。二是着重抓好招生工作,做到全员动员、责任到人;把握时机,扩大宣传;抓住重点,强化联系。三是启动高职专业学院自主招生试点,开辟招生新途径;扎实做好高中学考、3+证书、中高衔接三二分段、现代学徒制自主招生等多种类型的招生工作,确保招生任务不落空;积极实施第二期高职扩招行动计划,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

从数据来看,今年的招生,无论从数量,还是报到率,录取学生的质量,较以往都有所提高,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成绩。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录取6330名,有5400名新生报到,报到率达85.9%,是省职教基地在校生规模最大的学校。学院在校生人数为11237人,比去年增长了40%,正式步入了万人大学的行列,为完成高职扩招任务作出了贡献。

深化内涵建设,提质实现突破。学院党委积极实施强师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高层次人才缺乏的问题,制定激励措施,共引进副高、博士44人。通过公开招聘,学院共录用105名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充实了师资队伍,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聘任了9名省传统建筑名匠为客座教授,聘请了200多名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提升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保证了扩招后的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党委聚焦学院在国家级重大项目及成果偏少的问题,加强团队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力度,主题教育取得重要成效。党建标志性成果取得新突破,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建设单位。首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学院历史性重大突破。10个项目获国家级项目认定,实现学院国家级专业建设成果数量的新提升。全省高职院校创新强校考核跃升至A类第18名,比去年大踏步前进9名。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实现历史突破。现代学徒制扎实开展,3个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产教融合全面推进,职教集团成为全省示范。2019年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全省高职院校位列第九名。

积极服务社会 ,强服务取得新成绩。学院党委主动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样本。被教育部确定为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首批学校,与中国有色集团共建了赞比亚鲁班学院,开设建筑架子工、焊工、计算机、专业汉语等技能班及建筑技术学历班,为当地培养培训了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企业共建粤港澳建设新科技产业学院,成为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服务粤港澳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新起点。成立“广东省乡村振兴工匠培训基地”,为乡村振兴战略添砖加瓦。继续推进实施产业扶贫、劳动力就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高榕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学院党委坚持聚焦中央重大政策落实和师生关心的问题,实行整改任务“台帐”制,真抓实改,逐项整改,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不断增强了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讯员:左晓琴)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