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04 23:04点击:
编者按在2018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5月30日在京举行。百余位参会代表齐聚一堂,代表我国千千万万在不同行业默默奉献的基层科技工作者,交流体会、畅谈未来。
带着临床一线问题做研究的李兰娟,“永不放弃”的航空人姜丽萍,努力让机器人“说话办事”更机灵的鄢志杰……这些代表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的“群像图”,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诠释着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索未知、追求真理、没有尽头的漫长旅程,是什么让他们多年如一日地对科学探索如此痴迷?从这些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身上,我们可以找到答案。他们爱国奉献、心系人民,他们追求真理、求实创新,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探索,他们传承着科学精神的宝贵遗产,更为科学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从今天起,本报开设“科学精神在基层”专栏,讲述基层科技工作者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求创新的生动故事。
李兰娟:带着临床一线问题做研究
本报记者刘莉
“我首先是个临床医生,带着临床一线的问题做研究,这是做医学研究最好的方法。”李兰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李兰娟是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浙江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导,更是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8年初,因为创立了代表“中国模式”和“中国技术”的新发传染病防控体系和平台,她领衔的团队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传染病是没有国界的。一架飞机就足以让它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2003年暴发的非典疫情(SARS)让李兰娟记忆犹新,当时很多人失去了生命,中国GDP也因此损失将近2%。更让她难受的是,当时我国的病原发现水平不高,直到SARS出现两个月后,才从美国科学家那里得知这是一种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这场灾难后,我国加大了传染病防治体系的建设。李兰娟领导的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便是传染病防治研究的中坚力量。经过努力,他们创建了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的“四大体系”和“两大平台”。
2013年,一种传染病突然在我国东部省份出现,死亡率高达50%。突发疫情后,李兰娟团队在5天内确认了新型H7N9病原,向全球公布全基因序列。通过研究发现活禽市场禽与患者的病毒基因同源性高达99.4%,获得了H7N9病毒从禽向人传播的科学依据,并向政府建议关闭活禽市场,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
团队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成功研制了我国首个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种子株,打破我国流感疫苗株必须依赖国外提供的历史。H7N9病原发现后两天内成功研发检测试剂,将其3天推广至我国31个省市,5天至周边各国,7天由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广,标志着我国该领域技术已达国际水平。
李兰娟的办公室所在大楼,下面楼层是传染病科病房,15层及以上是实验室。“医学研究一定要和临床一线结合,”李兰娟说,“有研究思路的人做医生,在一线发现问题,再带着问题进行研究,这是最好的方法。”她觉得自己能在研究上取得成功,靠的就是这样的方法。
几十年前,刚刚大学毕业就在医院肝病科工作的李兰娟亲眼目睹了肝炎病人的死亡。“有些人说,这种病就是死亡率高,没有办法;但我就想为什么救不过来,问题出在哪里?”她开始仔细琢磨各个救治环节能否改进。从1986年开始,她带领课题组进行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研究,并成功自主研制出人工肝治疗危重肝衰竭病人的技术。经过多年优化改进,她最终创建了对肝衰竭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如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李氏人工肝治疗仪”即将推向市场。
回忆起研究人工肝系统的经历,李兰娟说,任何研究工作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要有严谨求实、坚忍不拔的精神。出现问题时,其他人不能只是一味责怪而应该帮助研究人员解决问题。在失败中不断地解决问题,终究会获得成功。
尹传红:做好科学传播的“中介”
本报记者刘莉
鼓鼓的黑色双肩包,塞着一部笔记本电脑和一摞最新出版的《科普时报》,尹传红又要出差了。中国科幻大会、科学课教师培训会、科学阅读宣讲会以及各类科普研讨会,多个场合时常闪现着这位《科普时报》总编辑的身影。他总会不失时机地宣传这份创刊还不到一年的报纸,捎带向人约稿,而熟悉他的人在夸赞他“敬业”的同时,往往会补上一句“这个岗位真的非常适合你”。
身兼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的尹传红,还是一位创作成果丰硕的科普作家。他在各种报刊上开设科学专栏,迄今已发表作品逾200万字,出版了《幻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该死的粒子:理趣阅读司南》等12部书。他先后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奖项,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2018年1月,他又入选中国科协和人民日报社评出的“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尹传红是在科普、科幻作品的熏陶和影响下走进科学世界的。他曾如是总结:打小痴迷科普科幻,书香悦读一路相伴;分享科学奇美理趣,留下探索思考印记。少年时代,尹传红特别喜爱高士其、叶永烈和阿西莫夫的作品,几乎把所有能找到他们的署名图书和文章都读了个遍,并立志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科普作家。
1991年入职科技日报社后,尹传红主要从事科技新闻报道和相关编辑工作。他在专题调研基础上撰写的有关科普工作的系列深度报道,曾连续两次获得中国科协“科协好新闻”一等奖。早年他在报纸上策划并组织实施的科普巨匠阿西莫夫和萨根纪念专刊、著名科学家霍金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纳什特别介绍、“科学与公众科学论坛”专题报道等,均产生了热烈反响。
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尹传红潜心于科普创作,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科学随笔和科技评论。这些作品都是由时效性很强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落笔,引发思考与畅谈。他觉得这是进行科普和科学传播的一种便捷、高效的方式。他给自己定位的“角色”是:以科学随笔和科技评论来解读科技事件或科技话题,努力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理性的思考者,审慎的判断者,沉稳的剖析者。他也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够尽可能地多一些人文的色彩、思想的内涵:既有时新的、前沿的知识点和看点,又有富于思辩与启迪意义的见解和观点。
“我写科普文章,在有些人看来是‘不务正业’。但我觉得既然是自己舍弃业余时间做的,是有兴趣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并且还能为科学传播和科普事业尽一份力,‘反哺’曾经恩惠于我的科普,于心无愧,又何必那么在意呢?”尹传红说。
几十年来,科普一直让尹传红乐此不疲,并且成就了他的第二事业和第二人生。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已被看作是实现创新发展之两翼的今天,他更有一种使命担当感,期待自己能够做好科学传播的“中介”,在科普创作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郭素萍:在田间地头讲解农业技术
“这些大树的枝太密,把挡光的枝剪掉;新栽的小树要管,50公分以下的芽要抹掉,否则会影响核桃坐果和小树成形……”河北衡水东古头村百亩核桃园里,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被果农们团团围住。果农们听得格外认真。大家纷纷反映,郭教授的讲解全面细致、通俗易懂,对今年的丰收充满信心。
对于已届花甲之年的郭素萍来说,这样的场景几十年来从未中断。坚守在乡亲们的身边,坚守在农技推广的第一线,让乡亲们脱贫致富,始终是她人生最大的心愿。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郭素萍和爱人李保国教授就离开大学办公室,一心扎根农村搞科研。30多年来,两个人走遍了太行山区的大小山村,把先进的果树栽培等技术带给了广大农民。“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就是他们真实的生活写照。
曾经的荒山秃岭、穷山恶水如今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曾经贫困的村庄和村民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李保国教授也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不幸的是,2016年,李保国因病离世。
郭素萍以女性特有的温婉与细致,在燕赵大地的沟沟坎坎里继续播撒科技的“火种”,践行着“太行新愚公”的精神。在她的心里,“保国虽然走了,但是我们的团队还在,他没有完成的事业,我们继续完成。”
郭素萍好像更忙了,河北曲阳张家庄、内丘岗底、临城绿岭、滦县、滦平、灵寿,还有江苏徐州、新疆若羌、轮台……她坚持用科技染绿荒山,把富裕带给乡亲,一年中90%以上的时间都行走在乡亲们需要的地方,“把我的手机号给乡亲们”也成为郭素萍的口头禅。
她有一副好口才,这来源于几十年如一日在田间地头讲解农业技术。郭素萍说,农民需要农业技术,但是农业技术需要让大家听得懂、听得进,大家才能学会,也才能放心使用,这就要求推广农业技术必须既要懂农业,也要“能说会道”。
作为林业科技工作者,郭素萍最重视的始终是发挥农业科技在增收中的作用。一方面,她先后主持(参加)完成了国家、省级科研课题18项。同时,她格外关注为特色产业注入科技动力。在她看来,“农民增收的关键,一是要找到适宜的农业特色产业,二是要有技术推广队伍传播新技能。”
曾经有人和她说,“你运气真好,每次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有变化,甚至就脱贫致富了。”她笑着回应:“不仅仅是运气,我在每个地方都走过每一片田、看过每一棵树,农民朋友们喜欢我、和我有感情,我自然就能带着他们一起致富。”
也有人这样问郭素萍,“你这样做图啥?”郭素萍仍然笑着回应说:“看到亲手种下的树苗慢慢长大,看到光秃秃的山岗披上绿装,看到贫苦老农绽开幸福笑脸,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还有比这更好的回报吗?”
韩喜球:与深海大洋打交道的女首席
本报记者刘莉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科研楼的大厅里,穿着深色长裙和花衬衫的韩喜球出现在眼前。得知来采访她的记者们到了,她特意从10楼的办公室下来接大家。一开口就是轻轻柔柔的吴侬软语。这个看上去柔弱的女子是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也是我国大洋科考中为数不多的女性首席科学家之一。
“我的主要工作是与深海大洋打交道。”从2002年起,韩喜球几乎每年都有1—2个月时间在海上度过。最近5年,她带领的团队在位于国际海底区域的山脉寻找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已经发现了6处硫化物矿化区,圈定了50多处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化异常区,命名了16个大洋海底地理实体。“这些年我国深海勘查技术大幅提升,勘查水平快速进步,获得了许多重要发现,采集到了丰富的资料和样品,接下来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研究消化已有的资料和样品,获得机理性的认识,争取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韩喜球说。
茫茫大海,哪里有矿?海底热液喷口源源不断地喷涌出富含铁、铜、锌、金、银等金属元素的热液流体,在高温热液喷口附近,可以形成高达数米到数十米的多金属硫化物“黑烟囱”。韩喜球她们的工作就是使用载人潜水器、遥控水下潜水器(ROV)、自主水下机器人(AUV)等各种设备寻找这些海底金属硫化物矿区。
科考船上的工作一般24小时不停歇。作业组3班或4班轮换倒,作为首席科学家,没人和她轮班,只要科考船不是在走航,首席的工作就不分昼夜。“我们都觉得她很累,但她从来不说自己累。”韩喜球的同事王叶剑副研究员说。
韩喜球告诉记者,她觉得做科研最重要的品质是坚韧。真是靠着这股坚韧劲儿,这个柔弱女子身上不时会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有一次在关键海域需要立刻使用的几台重要探测设备突然‘罢工’,维修起来很困难。换成其他人,可能会放弃,但韩老师一边在船上组织技术骨干进行维修、排除故障,一边多次与设备生产商进行邮件沟通,最终在最短时间内抢修成功,确保了海上调查顺畅地开展。”韩喜球的硕士研究生蒋紫靖对这件事记忆深刻。
“科研路上会碰到许多困难,碰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我从来不抱怨,抱怨不解决问题。我很喜欢我的工作,如果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那就达不到目标,所以,必须咬紧牙关坚持下来。”韩喜球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今年4月,一项重点基金项目申报进入关键期的韩喜球突然接到任务,作为领队随“大洋一号”科考船出海,对我国自主研制的潜水器“潜龙三号”进行海试。19天海试时间加上出海前期准备和结束后的数据整理与靠港验收,留给韩喜球的项目申报时间只剩下短短两周。怎么办?“我就一天当作两天用,每天工作15—17小时,每天8点不到来到办公室,午夜后回家,连续两周天天如此。必须坚持,对我来说坚持与否给我带来的结果就是1和0的区别。”
习惯了在大洋里与大风大浪的搏击,这位江南女子靠着内心的坚韧和坚持在海洋科学研究的路上努力前行。
张玉山:戈壁沙漠里的引水人
提起新疆,多数人想到的一定是边疆风情,烤全羊、拉条子、馕包肉……而对一名水利专家来说,则是浩浩的黄沙与戈壁、气候干旱极度缺水;对一名援疆干部来说,却是辽阔的大地与苍凉、环境多变交通不便,需要援助。
2011年8月,张玉山从繁华的京城来到广袤无垠的戈壁沙漠深处。作为一名国家干部、南水北调专家、水利博士,张玉山最大的梦想就是,在戈壁沙漠中开辟一条水路,把清澈甘甜的水引进千家万户。
然而,渠道不是一天建成的。面对新疆这样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需要深入千里工程沿线一遍遍地考察、踏勘,需要考虑工程面临的渗漏、滑坡、风沙等自然风险,需要考虑冬夏、昼夜的气候变化,需要顾及用水户在需水时空上的差异等等。在这段时期内,张玉山基本处于两点一线,要么在戈壁沙漠深处工作,要么在办公室里奋战。
张玉山主持设计攻克工程难题,取得直接效益约8亿元,间接效益更大;他协助编制了更为科学、安全的调度运行方案,使得工程效益年递增5%以上……
有一段经历最让张玉山难忘。为了解决渠首电站与干渠闸门联动问题,2015年整整一个冬天,他带领技术攻关小组冒着零下近40℃的严寒多次现场踏勘研究,吃住在工地,终于在临近春节时研制出可行的方案。2016年春天实施后,经过2016年、2017年两个运行年度的近20次检验,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面对取得的成绩,张玉山坦言:“不管怎么说,心里就有一团火,就想着在这戈壁沙漠里开辟一条水路,把水引到千家万户去。”
在自己擅长的水利领域实现梦想,已实属不易,可在并非自己专长的驻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中做出一番成就,就更显难能可贵。
穷、缺水、可用耕地少、交通不便,这是张玉山初来南疆驻村时的景象。为改变这一现状,张玉山带领工作组很快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深入农舍田间与村民拉家常,深层次了解社情民意;针对特困户和特困生,带头号召工作组和单位职工捐款5万元,开展扶贫帮困和助学等活动;为解决耕地的灌溉用水问题,与水利专家一起踏勘、共商引水线路,并筹资实施;购买农具、推广特色作物,为村民增收创造条件;平整道路,改善交通环境、设置路灯,美化村容村貌等等。
援疆六年里,张玉山还培养了7名专业技术骨干,为新疆的水利事业留下了生生不息的火种。而张玉山不放过任何问题、一心扑在工作上、永远不知疲倦的工作态度,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他们。
六年来,张玉山从未休过探亲假,也没请过假,面对家中70多岁的老母亲和等着父亲帮忙填报中考志愿的儿子,张玉山内心是满满的愧疚:“我的情怀还是在新疆。有一句话是,三年援疆路,一生新疆情,何况我是六年,感情是非常深的。”回望过去的六年时光,张玉山对自己的评价只有8个字:不忘初心、忠诚担当。
姜丽萍:长空筑梦以身许
百余年来,一代代中国人都怀揣着一个恢宏壮丽的航空梦。
当历史的指针指向2017年5月5日,随着C919冲天而起,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的光荣与梦想在今天的航空人手中实现。其中,有一朵铿锵玫瑰格外耀眼,她就是中国商飞公司制造总师、C919大型客机项目制造副总经理姜丽萍。
微卷的齐耳短发,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已过不惑之年的姜丽萍,兼具南方女子的小巧玲珑和北方女人的心直口快。和她交流时,迎面而来的是一大堆飞机制造专业术语,是无数次因为飞机制造而经历的喜悦与焦虑。也是在这一刻,你深切感受到姜丽萍内心深处那份梦想的憧憬。
却顾所来径,航空始相伴。1991年,姜丽萍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硕士学位,1995年来到当时国内民机“重镇”——上海飞机制造厂。“上飞厂”的制造能力日渐发展,姜丽萍也不断成长、提升,如同一株树苗,努力吸收着丰富的营养。
1999年,姜丽萍有机会走出国门,去空客英国公司当设计员。两年多的时间,姜丽萍变成了“免检”技术员,只要是她提交的现场问题分析报告,专家往往挑不出任何瑕疵。
但她始终关注着国内民机产业的发展动态。相比英国舒适的生活条件、优厚的薪资待遇,姜丽萍说:“我更想为祖国的民机事业贡献力量。”2002年,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立项,姜丽萍果断与空客公司解约,第一时间打包回国,毅然投身国家航空发展的事业中。
回国后,她成为“上飞厂”的总工程师。2004年,她被任命为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总工程师。这个岗位要求极高,女性总工程师十分罕见。姜丽萍仔细衡量,“在硬件储备上,我不逊色于男性,在处事交际中,我有女性独有的细腻、果敢。我能担起这份责任。”
2007年12月21日,我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支线飞机ARJ21-700在“上飞厂”顺利下线。当时的场景姜丽萍至今记忆犹新,“下线仪式在总装车间宽大的厂房中进行。我们特意搭建了一个天蓝色的舞台背景,天蓝色代表蓝天,上面的云彩象征着凤舞九天……”
从ARJ21到C919,是制造体系上的飞跃,挑战不可同日而语。姜丽萍笑着说:“有人说我都变成悍妇了。”她坦承自己压力很大。比如生产线安装过程中,每天不管多晚都要去现场看一下,“看一眼才能安心”。比如只有C919首架机稳稳降落,她才能暂时地长吁一口气。
以身报国志、筑梦长空情。有多少难关被攻克,就有多少荣光会获得——开展大型客机技术攻关项目,编制修订商用飞机工艺规范,解决新材料、新工艺在国内民用飞机应用工艺难题,等等,这一切都将写在历史的页面上。
有多少艰辛和困难在面前,就有多少奋斗和期待在坚持——正如姜丽萍所说:“之所以奋斗,是因为我热爱航空事业;之所以期待,是因为我坚信世界的天空必将是波音、空客和中国大飞机共同翱翔的天空!”
周又红:“三心”“二意”的环保教育者
开朗的周又红出身于教师之家。1985年,已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某中学当了3年化学老师的周又红,接受石景山区科技馆馆长邀请,到那里从事化学和环保的教学工作。两年后,她调入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继续从事她所喜爱的环保教育工作。
在一线工作30多年,周又红有一个深刻的体会,那就是要做一个“三心”“二意”的环保教育工作者。
周又红所说的“三心”,是指一个称职的环保教育教师应具备对环保事业的信心、热心和恒心。
周又红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时,一方面介绍污染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常带领学生到工厂参观,让学生看看工厂的污染处理装置及污染处理过程和结果。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增强了信心。
环保教育要求教师对事业有高度的热心,对工作充满热情,对辅导的学生满腔热忱。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由于拆建、多次搬家,造成实验室、办公室东借西搬,学生做实验有时得进厕所刷洗试管、烧杯,教育、科研开展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周又红凭着对环保教育工作的热爱与热心,经常东奔西跑,找大学、科研单位商借仪器、调拨药品,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周又红认为,做一件事情,坚持才能成功。一个环保教育工作者应有为事业奋斗终生的恒心,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化逆境为顺境,变压力为动力。
周又红所说的“二意”,一是指一个辅导教师应具有坚强的意志,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不怕一切困难、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二是指辅导教师要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辅导意识,不遗余力地开拓事业的意识。
有一次,周又红带领学生沿一条污水河开展调查,采集水样。忽然遇到大风降温天气,大家全都没有思想准备,在寒风中冻得直打哆嗦。来到污水河边,岸边到处是垃圾,难以插足。是不是要坚持下去,学生们都望着她,周又红忍着恶臭毫不犹豫地把手伸到污水中采集样品,尽管两手冻得僵硬,但终于采上了水样,学生们很感动,也争着下水采样,终于完成了任务。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周又红说,在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孩子们学到的并不是书本上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一种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方法。
曾有孩子问周又红,说涂改液有些怪味,她灵感迸发,立即把这个问题立项为一个探究项目,带着学生到北京化工大学检测涂改液里的有毒成分,还在小白鼠身上做了急性和慢性实验,指导学生写成论文《警惕慢性杀手——涂改液》,论文后来获得了全国大赛一等奖。这个探究活动,让学生懂得了什么叫做科学研究,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这恰恰正是素质教育的内涵。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性,教师要做的就是发掘他们的才能,让‘小树’也结出成果。”周又红说,“我们是在一线的微尘,但我们的作用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发芽,那是我们的使命。”
鄢志杰:让机器人“说话办事”更机灵
实习记者唐芳
鄢志杰打开淘宝,说一声“买一瓶矿泉水”,淘宝瞬间把他想要的搜索了出来。他不是普通淘宝买家,而是这款语音机器人的研发带头人、阿里巴巴集团达摩院机器智能技术实验室语音交互首席科学家。
“很简单,我想要让机器跟人通过说话的方式来交流。”以往包括现在,人机交流的方式是使用鼠标、键盘或者滑动屏幕。直接和机器说话,机器能够理解,还用语音的方式给你正确的反馈,最终让人觉得,机器和“人”一样,这是鄢志杰的科技梦想。
大约15年前,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专业的博士毕业生还找不到工作,鄢志杰因热爱选择了语音识别方向的研究,当时,他有一个朴素判断,计算机或机器能够听懂人话将是一个有前景的方向。现在,这项技术已然成为爆款。
不久前的一场“点咖啡”人机大战中,他和团队研发的机器人点单速度非常快,成为这场“大战”的赢家。“我们不想再多加一个人工智能战胜人类的故事,只想让咖啡师做更好喝的咖啡而省掉兼职收银员的时间,咖啡厅不要总是排着很长的队。”
效率,是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关键词。如果,医生刚说出检查结果就被记录在病历上;律师证词和法官判决在宣讲瞬间就记录在案;演讲嘉宾或采访对象所说的立即被写下来;饲养员一边巡检一边说出猪的重量、健康状况,猪的信息就记录下来了呢?“这些领域的语音识别,我们团队或者说国内已经做得很精准了,我们正在探寻在更宽泛的领域达到这样的程度,关键在于强噪音下的语音识别,而我们近期已经突破这样的技术。”鄢志杰说。
真正能把论文落地的科学家,很少,鄢志杰觉得这是十分厉害的,很多时候要做到就要“扒一层皮”。在他看来,实验室中的成果是样品,最多是产品,加入阿里巴巴后就是将产品变成商品,这比在家里做实验写论文难得多。
“科研人员必须有一点商业思维,这是我从老板马云身上学到的。”鄢志杰认为阿里巴巴让他拥有了触达市场旺盛需求的触角,前线市场人员会帮助科研人员过滤和提纯客户诉求,从而真正通过技术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
今年他所在团队发表了5篇论文,“它们不会束之高阁,而是变成产品和商品,变得有用,我觉得这是最难得的。”他说,商业判断会影响技术的选题,我们研究强噪音下的语音识别,就是因为一旦做到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有人很乐观,说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准确率达96%,鄢志杰表示这与实际情景不相符。“科学地讲,前面要加一大串定语,比如安静状态下使用标准普通话可能达到这个值。科学家别吹牛,必须求真务实严谨。”
“语音识别达到今天这种精准程度,已经超乎想象。此前技术没有达到,大众用不了这项技术,随着技术进步突破了一个临界点,大家发现,今天这项技术从之前的不好用变得有用甚至有一点好用了。”他说。
李丙智:痴爱苹果一生情
陕西省合阳县甘井镇是有名的苹果种植镇,曾因暑期持续高温少雨,又缺乏抗旱技术,导致苹果果实小、产量低,果农心急如焚。得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服务团要来指导,果农们纷纷点名苹果专家李丙智教授。
李丙智教授到来后,村民们争先恐后、踊跃发问,从果树的培植、修剪,到今年苹果市场价格,再到下一步需要发展什么品种,等等,李丙智教授一一耐心解答,随后和果农们一起走进果园实地察看,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说着农民听得懂的方言、穿着农民最常见的衣服……如果是在西北农村的果园里遇到62岁的李丙智,你可能不会想到,这是一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深教授。但就是这位教授,从事科研推广30多年,把全部热情与智慧献给了苹果产业发展;就是这位教授,为贫困乡亲送去致富良方,被成百上千的乡亲视为最尊敬的朋友。
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李丙智认识到,阻碍中国苹果生产的关键在于落后的栽培管理技术。1999年,李丙智牵头建立苹果科技专家大院,首次系统研究出黄土高原地区的苹果套袋时间和取袋时间,研制出苹果套袋时间和去袋时间果实比色卡,并引进创新出国际先进的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新技术模式,这种新模式后来被业界认为是“苹果栽培制度的一场革命”。
2012年开始,李丙智担任千阳苹果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重点是向当地农民示范推广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李丙智一下子觉得担子更重了。
他每年有近300天的时间呆在这里,可以说是以站为家。妻子起初不太理解,但李丙智郑重其事地对妻子说,自己就是为苹果而生。这份热爱深深地打动了妻子,她也从西安来到千阳,全力支持李丙智。
苹果试验示范站在当地有另外一个名称,叫“田间大学”。近年来,李丙智和同事们在“田间大学”每年都组织几十场培训,为数千名农民培训苹果栽培新技术。
这些努力深刻改变了当地人的状况和面貌。比如贫困户景彦荣,家里的苹果产量过去每亩只有1000多斤,短短几年就提升到4000多斤,收入十分可观。
一边扎根于果园为果农答疑解惑,一边思索着中国苹果产业的问题挑战。比如,李丙智认为农村劳动力短缺是苹果产业发展的一个难题,“这就要选择一个省工的栽培模式,矮化自根砧的用工量比传统果园至少节省50%”;农药残留也是产业发展的难题,“今后果品的销售,安全是第一位的,同时还要考虑成本问题。通过试验园里的探索,目前也看到了希望”……
李丙智,一生钟情于苹果、奉献给苹果,苹果也带给他很多的尊敬和荣誉。但面对这一切,他平静地说:“和国外矮砧密植苹果园相比,我国苹果推广运用先进技术仍任重道远,我今后还要更加努力工作。”
陈耀:孩子们的科学课“男神”
“我常常梦想,我们的小学有没有可能建一个科学院?常常梦想,我们的学校能不能有更多更好的实验器材?常常梦想,能不能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科学探索……”陈耀的心中有着很多的梦想。令他欣慰的是,这些梦想都逐一实现。
陈耀,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少年科学院院长兼21世纪教育研究院科学教育中心主任,全国特级教师。20多年来,陈耀唤醒了无数孩子科学探索的欲望与好奇,让无数孩子亲身领略了科学的魅力与旖旎。但这背后,是他的艰辛探索和执着追求。
1994年,刚刚20岁的陈耀来到一个乡村学校任教,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深深的失落感。每当同学和家长们从他身边路过,经常把他像空气一样无视。原因何在?那时的自然课,老师大多是照本宣科,孩子们自然不会喜欢。他决定改变这种状况。
陈耀争取让孩子们每一节课都做科学试验。比如书上介绍了光合作用,他就问孩子们,这个试验你们能做吗?然后启发孩子试验各种办法。慢慢地,孩子们越来越喜欢科学课。陈耀笑着说:“我,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男神。”
2003年,“科学试验”的战场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陈耀来到了温州市籀园小学。但现实再次给他当头一棒,他成立少年科学院,10天只来了9个人。陈耀使出了拿手绝活——科学考察。学校附近有一座山,有很多的传说,孩子们一听立刻眼睛发光,兴致勃勃地对大罗山进行科考。
陈耀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2004年诞生一千零一夜家庭实验室计划,希望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孩子,都在家里建一个实验室;2006年合作成立中国网上少年科学院;2016年合作成立一千零一夜家庭实验梦想课堂,等等,孩子们只要想讲述,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科学探索的想法和成果。
所有梦想都开花,我们看到的是陈耀对孩子们最深沉的热爱——
“腾——”一架小飞机腾空而起,在空中翱翔,孩子们不时发出惊喜的叫声。这架自制飞机模型通过无线电接收器和投影仪,将所飞之处的景象显示在教室内的投影屏幕上。温州市永嘉县花坦乡谢公田小学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陈耀力图通过科学活动改变这些孩子的世界。
所有梦想都开花,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对陈耀最浓厚的依恋——
一个孩子在中考作文中写下这样的题目“学生告白——我的科学老师”,文章说,“你带我们去乡下农家找更好的洗发水配料,登上大罗山寻最好吃的杨梅……那段没有压力没有拘谨没有任何束缚的肆意年华,那个启蒙了我的勇气我的好奇心我的科学思想我的人格的老师。真的真的……谢谢你!”
雄关漫道真如铁,岁月不负有心人。当一个又一个的孩子走上各类科技奖项的领奖台,陈耀感到格外激动与光荣。他说:“也许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科学家,但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科学探索的无穷快乐,希望每个孩子都有成为科学家的伟大梦想。”
(本版稿件及图片除署名外由中国科协提供)